Your search
Results 118 resources
-
Request for banning Manchus and Han Chinese from practising Catholicism. Image is not available.
-
具奏日期: 雍正08年05月21日 (1730-07-05) 具奏人: 浙江總督管巡撫事駐劄杭州 李衛 硃批內容: 覽 1.《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16輯,頁464。 2.《硃批諭旨》第13函05冊。
-
雍正08年02月03日 (1730-03-21) 具奏人: 巡撫福建 劉世明 硃批內容: 只可禁邪教感眾亦未有禁人吃齋之理胡說之極 《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15輯,頁6122《硃批諭旨》第05函03冊
-
具奏人: 署理江西巡撫印務太常寺卿 謝旻 硃批內容: 是總言人不可枉法不可弛二句盡之矣 1.《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14輯,頁673。 2.《硃批諭旨》第11函04冊。
-
宮中檔奏摺/宮中檔奏摺-雍正朝 奏報各省送到西洋人住廣州天主堂並呈香山澳門圖 具奏日期: 雍正02年10月29日 (1724-12-14) 具奏人:兩廣總督 孔毓珣 硃批內容: 朕不甚惡西洋之教但與中國無甚益處不過從眾議耳你酌量如果無害外國人一切從寬好恐你不達朕意過嚴則又不是矣特諭 文件類別: 奏摺 形制: 摺件 尺寸: 22.4x10.2x24(公分) 質材: 紙 出版品: 1.《宮中檔雍正朝奏摺》第03輯,頁392。 2.《硃批諭旨》第01函04冊。
-
兩廣總督楊琳奏為蒙恩賞謝恩所賜澳門彝目各物即著廣州住堂西洋人李若瑟帶領彝目等到肇慶受賞摺 康熙五十八年五月十五日(1719.7.2)
-
趙昌等傳旨眾西洋人多羅(Carlo Tommaso Maillard de Tournon, 1668-1710)奏本格式錯誤並諭令剛抵澳門西洋人須學會中國話 趙昌等傳旨與眾西洋人:「多羅所寫奏本,擡頭錯處,字眼越分,奏摺用五爪龍。著地方官查問,再新來之人,若叫他們來,他俱不會中國的話。仍著爾等做通事,他們【刪們字】心裡也不服朕意,且教他們【刪們字】在澳門學中國話語,以待龍安國信來時再作定奪。爾等意思怎麼樣【改:如何】。欽此。」眾西洋人聽見聖旨,即跪稱:「皇上如此料理,是皇上大恩,我們萬萬想不到,如此我們實情甚難與多羅做通事。」
-
宮中檔奏摺/宮中檔奏摺-康熙朝 奏報臣屬地方春間雨澤多且米價漸增每石九錢內外不等並西洋臣聶若堅交臣上用葡萄酒已賚交天主堂轉進 具奏日期: 康熙48年04月09日 (1709-05-18) 具奏人:偏沅巡撫 趙申喬 硃批內容: 知道了 文件類別: 奏摺 形制: 摺件 尺寸: 20.2x9.5x14(公分)
-
《宮中檔奏摺-康熙朝》,郎廷極 奏,〈奏呈建昌府天主堂馬若瑟等人恭進之洋酒〉,康熙48年03月26日,故宮001970 號,頁 1
-
雜檔/清聖祖與羅馬使節關係文書 清聖祖與羅馬使節關係文書十四 事由: 硃諭傳旨西洋人來中國後不再返國者許在內地居住立為定例 建立日期: 康熙45年 (1706-02-13 ~ 1707-02-02) 產生者: 康熙皇帝 硃批內容: 前日曾有上諭,多羅好了陛見之際再諭。今聞多羅言,我未必等得皇上回來之話。朕甚憐憫。所以將欲下之旨曉諭。朕所欲發旨意者,近日自西洋所來者甚雜,亦有行道者,亦有白人借名為行道,難以分辨是非。如今爾來之際,若不定一規矩,惟恐後來惹出是非,也覺得教化王處有關係。只得將定例先明白曉諭,命後來之人謹守法度,不得少違方好。以後凡自西洋來者,再不回去的人,許他內地居住。若今年來,明年去的人,不可叫他許住。此等人,譬如立於大門之前,論人屋內之事,眾人何以服之,況且多事。更有做生意,跕買賣等人,益不可留住。凡各國各會皆以敬天主者,何得論彼此,一概同居同住,則永無爭競矣。曉諭。 尺寸: 22.5x9x4(公分)
-
雜檔/清聖祖與羅馬使節關係文書 清聖祖與羅馬使節關係文書四: 羅馬教廷不許在華天主教徒祭天祭祖祭孔禁約 產生者: 羅馬教皇 格勒門得十一世(Clement ⅩⅠ, 1649-1721) 硃批內容: 覽此告示,只可說得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況西洋人等,無一人同漢書者,說言議論,令人可笑者多。今見來臣告示,竟是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似此亂言者莫過如此。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
中題:“耶穌會士鄭公之墓” 清康熙12年(1673)4月11日卒 刻立地:北京市西城區北營房北街(馬尾溝)教堂
-
年代: 清康熙8年(1669)11月16日地点: 刻立地:北京市西城區北營房北街(馬尾溝)教堂 內容 皇帝奇祭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二級又加一级掌欽天監印務事故湯若望之曰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踪䘏死報勤國家之盛典尔湯若望來自西域曉習天文特界象曆之司爰錫通㣲教師之號遽爾長逝 朕用悼焉特加恩䘏遣官致祭嗚呼聿垂不朽之榮庶匪躬之報尔如有知尚克歆享 康熙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耶穌會士湯公之墓
-
清康熙4年(1665)卒 刻立地:北京市西城區北營房北街(馬尾溝)教堂
-
中題:“耶穌會士利公之墓” 明萬曆38年(1610)卒 刻立地:北京市西城區北營房北街(馬尾溝)教堂
-
一 卷 , 1584 年 版 。 這 是 第 一 本 中 文 版 的 教 理 書 , 也 是 歐 洲 人 用 中 文 編 寫 的 第 一 本 著 作 。 書 為 問 答 式 , 一 歐 洲 人 與 一 華 人 之 間 的 對 話 ; 內 容 從 天 主 十 誡 逐 步 引 向 對 自 然 界 唯 一 真 原 即 天 主 的 認 識 ; 結 論 : 天 地 間 只 有 一 個 天 主 , 也 只 有 一 個 真 教 。 此 書 於 1584 年 11 月 末 刻 於 廣 州 。 --香港教區檔案處
Explore
Primary Sources
Resource type
- Book (5)
- Book Section (2)
- Manuscript (108)
- Map (2)
- Report (1)
Publication year
-
Between 1500 and 1599
(1)
-
Between 1580 and 1589
(1)
- 1584 (1)
-
Between 1580 and 1589
(1)
-
Between 1600 and 1699
(4)
-
Between 1610 and 1619
(1)
- 1610 (1)
- Between 1660 and 1669 (2)
-
Between 1670 and 1679
(1)
- 1673 (1)
-
Between 1610 and 1619
(1)
-
Between 1700 and 1799
(55)
- Between 1700 and 1709 (4)
- Between 1710 and 1719 (2)
- Between 1720 and 1729 (3)
- Between 1730 and 1739 (3)
- Between 1740 and 1749 (7)
-
Between 1750 and 1759
(7)
- 1754 (7)
- Between 1760 and 1769 (5)
- Between 1770 and 1779 (9)
- Between 1780 and 1789 (15)
-
Between 1800 and 1899
(43)
- Between 1800 and 1809 (8)
- Between 1810 and 1819 (9)
-
Between 1820 and 1829
(1)
- 1820 (1)
- Between 1830 and 1839 (7)
- Between 1840 and 1849 (9)
-
Between 1850 and 1859
(1)
- 1851 (1)
-
Between 1860 and 1869
(1)
- 1862 (1)
-
Between 1870 and 1879
(1)
- 1876 (1)
- Between 1880 and 1889 (2)
- Between 1890 and 1899 (4)
-
Between 1900 and 1999
(14)
- Between 1900 and 1909 (8)
-
Between 1920 and 1929
(1)
- 1924 (1)
- Between 1930 and 1939 (3)
- Between 1960 and 1969 (2)
-
Between 2000 and 2025
(1)
-
Between 2000 and 2009
(1)
- 2003 (1)
-
Between 2000 and 2009
(1)